休學回顧(重大經驗七): 寫歌

我第一首歌的編曲截圖 😂

這篇是我「休學回顧」系列中重大經驗的第七篇!

2021 年的五月底,我開始嘗試做音樂。

如今過了快一個半月,我也做了六首 Demo。這些都發到了我的音樂帳,也逐漸做出了一點小心得。

在這篇,我想分享我為什麼開始、怎麼開始、心得、跟未來的規劃。

為什麼開始做音樂?

回頭想,我應該能列出三個主要原因。在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~

1 - 對未來感到迷惘

我從高中畢業的時候,就覺得自己 80% 會走設計這條路。

我一直以來,我所做的事情多多少少都會跟設計有關,像是在 Medium 上讀設計文章、求職文、參加 hackathons、跟朋友做 side projects等。

但,今年四月的時候,我碰到了一個迷惘期

我開始懷疑設計到底是不是我想做的

那時候的我,會這樣想是因為四個原因:

第一:我能非常粗糙的畫出我未來的發展:

當然,不可能會這麼簡單。世界千變萬化,一定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。

但,光是這樣的規劃,老實說我覺得:

好像。。。有點太正規了吧 😅 有點無聊ㄟ。。。

對我來說這很矛盾。因為我很喜歡規劃。我喜歡能控制當下的情況。但,這樣的規劃又讓我覺得無趣跟沒有新鮮感。

第二:我想為自己做事

看著這個由設計引導的人生藍圖,我發覺,除了創業之外,我沒有辦法為自己做事。

因為,在一家公司上班的意思就是說你在幫另一個人實現他的夢想。

當然,這沒有好或不好。但,我想試試看為自己做事。說不定結果會不一樣。

第三:我一直秉持著一個想法:80% 的我覺得我會走設計。但,20% 的我覺得:

這世界上,一定有領域是超乎我想像的。是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。是我可能會喜歡的。

所以,在今年五月底,我決定要相信這個想法,去嘗試一個嶄新的領域!

第四:設計有某種程度上的限制

這個原因比較是我開始做音樂的時候發掘的。做 UX 設計多多少少還是會有限制的,像是網頁規格、必須達到客戶要求等。

做了音樂我才發覺:對,音樂是有一些「規則」⁣。但這些比較像是方向。因為老實說,音樂完全沒有限制的。這非常吸引我。

講回到迷惘期

我當下發覺自己可能不太確定要走設計的時候,我的心裡非常慌

那我之後要做什麼?我之前這兩年都白費了嗎?如果我停了,那同一批的人都還在進步。。。

當時,我很不能接受自己這樣想。我覺得,我都花這麼多時間了!我怎麼可以這樣!

但,後來跟我爸媽聊了之後,我逐漸釋懷了。

他們說,我需要接受我可能不走設計這條路的事實。

沒有什麼事情是一定的。也沒有什麼事情是浪費的。

我這一年來的設計之路,完全沒有白費。而且,又不是說我之後決不做設計啊!

他們說,我現階段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我需要學習一種接受改變的心態。

改變,是沒關係的。

而且,我承認,我一直被一些求職的文洗腦說我現在必須知道未來想要做什麼。

但,我才19歲!有鬼才會清楚知道我想做什麼啦!

人生只會活一次。我想做我真正喜歡的事情。

我還年輕。我想探索跟體驗這世界點點滴滴!

2 - 跳脫內心框架

這是我選擇做音樂的第二個原因。

我之前一直都覺得我不可能做音樂。

我旋律的記憶力很差,而且我對拍子也沒有什麼概念。我覺得我沒有天分。我覺得音樂是一個遙不可及的領域。

但,我當時就很想跳脫出這個想法。我還記得 GaryVee 有說過一句很中肯的話:

我發覺,我被自己的想法給綁住了。 因為這樣,我不敢嘗試新事因為我會被自己的既定印象限制住。但,我不想這樣!

我從來沒做過我怎麼會知道我不行?

我就是想試試看。如果最後真的做不好,那我認了。但,至少我有嘗試。這才是最重要的。

3 - 被音樂感動與啟發

這是我選擇做音樂的第三個原因。休學的這一年,我有深深地被音樂感動過,並也開始追星。

而且,從去年五月我開始聽華語歌。也慢慢發覺台灣的音樂真的很棒

我之前在美國的時候,我一度刻意不聽中文歌跟了解台灣文化。因為一方面我想融入,另一方面我當時覺得:

啊~美國真的好酷啊~台灣就。。。

說起來很慚愧。但,我回來後,聽到華語歌曲和去了 KKBOX 的催下去音樂節後,我被震撼到。。。

原來,台灣也有很多很棒的歌手跟音樂人啊!!!

而,我也受我的追星對象陳忻玥與她的公司陶山音樂啟發。是他們用音樂感動了我。我不想忘記這個感覺。

你能認出幾個?😆

而且,我有一天看到陶喆YouTube 分享他的創作理念。

在他這種高度的人能這麼無私地分享真的好難得 😭

我那時候覺得:

哇原來做音樂這麼多細節!但也看起來好好玩!可以實驗各種不同的聲音和發揮自己的創意!

集結了這麼多雜亂的因素,我慢慢的也想開始做點什麼。

我也想試試看做音樂。

但是,

我必須承認,我原本是有被藝人光鮮亮麗的一面所吸引到的。

哇!做音樂好酷啊!一定很好玩!

但,每個行業都有好的一面,也一定有壞的一面。所以,我未來也想多跟專業音樂人聊。而我也慢慢要去了解做音樂的現實層面是有多麼困難跟艱辛。。。

總之呢,因為種種原因,我決定開始嘗試寫歌!

相關音樂背景

不過呢,我先聊一下我的音樂背景好了~

我之前有接觸過鋼琴、小提琴、合唱團、跟現在的吉他。

聽起來很多。但,老實說,除了吉他之外,其他的我都沒有認真學。基本上不是因為父母想要我學不然就是學校規定要上音樂相關的課。

所以,對我來說,在音樂知識的建構上沒有什麼幫助。

不過,吉他算是我第一個想好好學的樂器。因為我看會自彈自唱的人都超帥超酷,所以也想學 😂

所以我對和弦有非常淺薄的了解。我對錄音、編曲軟體、樂理、甚至歌曲的架構一竅不通。基本上就是個初學者。

而這樣的我,在 2021 的五月底開始學音樂。

我如何開始?

雖然我一開始安排了很多要學的事情,但我真正專心做的就是研究編曲軟體跟樂理為主

其實我開始的前幾天我都有非常刻意的建立 Notion doc 然後記錄所有我做的事情。我單純想記錄我剛開始學音樂的心情跟過程。這是我其中一個寫的Notion檔案

開始的第一天寫的一些東西 😂

而最後,我選擇的編曲軟體是 Logic Pro X

那為什麼會選這個?我上網看了一些視頻,並發現我還是比較喜歡 Logic 的 使用介面。而且,我很喜歡的製作人陶山老師用的是 Logic,所以就決定了!

因為我之前的 MacBook Air 還沒壞,而且剛好因為有 90 天的試用期(超佛心的啦),所以我就馬上下載使用!

我還記得我就上網看 Logic Pro X 的教學影片。一開始也完全不懂。也是慢慢學~

很推薦這個教學!Charles 教得很好 😆

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花了五天才看完 o.O。當時時間管理有點亂而且同時也在學樂理

很推薦 Andrew Huang 的頻道

講到樂理。會有覺得乏味的地方,但我覺得其實出乎意料的比我想像的有趣!很多時候會有讓我驚豔的地方!

不過,當時陶山音樂 podcast 一個系列「我想當歌手」影響我很深。⁣因為裡面有講到很多關於做音樂的心態,像是:

很多人要開始做音樂時就一直買、買、買。但陶山老師不一樣。他讓自己陷入音樂,也不需要什麼錄音器材,家裡有什麼就用什麼。對他來說,有沒有器材對他來說一點關係都沒有。重要的是玩音樂的那份熱情。

要進步一定會經歷痛苦

Put my work out there! 不要害羞。學習面對跟承受外在的回饋也是很重要的!

當你沒有被找到,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問自己:為什麼我在做音樂?

有夢想是很簡單的。但你需要去做做看。最後如果成功,那太好了。但如果沒成功,那也沒關係因為可以找下一個夢想。

這也奠定了我學音樂的心態。我覺得這些都非常重要。這也是我沒有一開始就買錄音介面、電子琴、跟麥克風的原因。我大約是到我第五首 demo 買的。

當時是去 YAHAMA 買的~

而也因為這個 podcast,我變得非常注重實戰。因此,我最最一開始的目標是:

一個禮拜一個翻唱。一天一首 Demo。

當時的我,真的不知道在想什麼 😂

這個目標基本上不可能達成。我也後來把目標改成:

一個禮拜一個翻唱跟三個 Demo

但,後來我又發覺這真的太難了。我也不想讓自己腦袋筋疲力盡。所以,我現在是定說一個禮拜兩首 demo!

不過呢,我一開始做音樂的時候,還是會害怕。

哇我要是寫了一首很難過的歌。我的家人會不會覺得我怎麼了?

或是

我怎麼會寫出這麼爛、幼稚的歌詞跟伴奏?太誇張了。。。

我現在做音樂很多時候還是會有這些懷疑。我覺得,這些自我懷疑真的躲不掉。

因為,寫歌很多時候是一個極脆弱的過程。你基本上是把自己內心深處的情緒掏出來給外人看。就好比:

你把你深夜寫的日記,直接給爸媽看。

這是一個很大的心理障礙。我的第一首 demo 叫做受害者。聽起來就很黑暗。所以我一開始也很擔心給家人聽。幸好他們最後聽完也沒有笑我或什麼的 😂

第一首 Demo !!!

說真的,我到現在都沒有完全習慣 😅 我也在慢慢調適這個心情。

做了一個半月,有什麼心得?

目前為止,我很喜歡這個過程!

我本身就喜歡透過一些方法來抒發我的情緒跟腦袋裡的各種小劇場,像是寫日記跟發咖啡廳文。所以,寫歌對我來說,也與這些方法有相同的作用。

而且,因為音樂是一種藝術。所以基本上沒有什麼限制。我覺得這是我在設計的時候所沒有的。我想用什麼方法寫歌都可以。我不想照著一般流程走也可以。

當然,背後還是要有某種自己的章法。但,不受限制。

我覺得音樂真的是很不可思議的一個領域。一個人,可以透過精心的聲音設計去跟別人產生共鳴,甚至感動一個從來沒有見過的陌生人。

這真的非常奇妙。

而回到寫歌,我還是覺得寫歌難的地方是最一開始。這首歌要什麼和弦?要講什麼故事?會有什麼情緒?

但,我很喜歡寫歌的過程。而且做完一首 demo,發到音樂帳號時,會有一種成就感。因為每一首,都是屬於我自己,獨一無二的歌曲

未來規劃

我覺得現階段來說,我大致上會往四個方向走:

1 - 精進自己的音樂能力與聽力

這是一定的。我真的有太多可以學的音樂知識了(樂理、編曲、混音、母帶處理等)。我也需要練習我的聽力。

但,我覺得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事情要培養。

那就是品味

我需要聽各式各樣的歌曲,並好好的分析與萃取精華。我聽什麼歌會反映到我做的歌上面。所以音樂品味非常重要。

沒有人的品味好或不好。就只是喜歡的事物不一樣而已。通常會說別人品味好是因為自己也喜歡同樣的事物。

回到美國後,我有考慮去找在 Berklee Music School 讀書的親戚!去了解他在學校做什麼 😆

而且,我下個學期也有選一堂樂理的課!

2 - 精進唱歌能力

我很喜歡唱歌。在這一年,我也參加了我人生中第一場歌唱比賽。

但,如果我想模仿我欣賞的音樂人(LauvkeshiCharlie Puth 等),那我需要好好練習唱歌,並更了解自己的聲音。

我覺得能夠一手包辦整首歌是一件很酷的事情!🤩

我有考慮回去大學後加入可以讓我練習唱歌的社團。目前還在考慮要哪一個~

3 - 持續寫歌發歌

我的目標,就是我要在一年裡持續「一周寫兩首 demo」⁣。

一個半月寫的六首 demo 😆

我覺得我可以。只是我需要非常專心的維持這個目標。

我真心覺得實戰寫歌並給別人聽是最快進步的方法。因為我很多時候都是邊做邊學。我做越多首歌,我學的就會越多!

題外話,陶山老師說過他十九歲的時候就寫過超過 500 多首歌

所以,當我這樣想的時候,如今已經十九歲的我就會覺得一個禮拜兩首真的沒什麼 😂

4 - 與專業音樂人聊

我先前說過,我一開始真的有被音樂藝人光鮮亮麗的一面所吸引

但,我是聽完大人學的一集 podcast 我才了解我應該如何看待一個領域。這集的標題如下:

這一集非常直接跟現實。也因為這樣,我需要去跟業界的人聊一聊,看看我是不是真的想要走這一條路。

總結

這一篇結果比我想像中的長很多 😂

我現在就是希望能繼續學習跟產出更多 demo~也不知道這條路會通往哪裡。

但,這樣才好玩! 😆

.

.

.

如果你讀到這裡,太扯了。真的很謝謝你讀完了這篇 😊

我大一念完後休學了一年(2020 五月 - 2021 九月)。

這篇是我「休學回顧」系列中重大經驗的第七篇 :)

這段期間發生了不少事。所以,想繼續讀這個系列的話,以下有連結 👇

👉 下一篇文章:休學回顧(心態與自我一): 時間全是你的

👈 上一篇文章:休學回顧(重大經驗六): 追星

或看看有沒有其他對你有興趣的文章:「休學回顧」系列‍

Read Next